回顧過去,自2007年由美國次級債引發(fā)的全球經濟危機已過去了十年,在這十年里世界經濟處于自我修復期,需求不振、消費低迷、產能過剩,局部地區(qū)處于動蕩之中,貿易保護有所抬頭。十年對于大自然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,對于人類歷史來說也只是白馬過隙,不過在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今天,十年已足以發(fā)生天翻地覆的改變。當前全球經濟整體確實還陷入泥潭之中,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現(xiàn)在是如何走出泥潭而不是越陷越深,這一點從中國經濟的走勢也可以看出來,休克療法顯然不會實施,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,會去除資產價格泡沫同時,整個經濟還是會處于兜底之中。這和2010—2011年抑制通脹有本質區(qū)別,當時是受四萬億強刺激出現(xiàn)的大躍進,當前是想方設法托住經濟下行,且正在轉為穩(wěn)中求進,這也意味著雖然國內糖價離前一輪糖高宗一步之遙,在對待糖價的態(tài)度上政策還是會選擇容忍而非忍無可忍。
當前國內糖市熱點之一是對進口糖保障調查提高關稅,對于這個問題個人一直持謹慎態(tài)度。目前國內制糖成本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成本,這是中國經濟飛速發(fā)展引發(fā)的通脹等造成的,并不是只有制糖行業(yè)如此,紡織等等其它行業(yè)也存在同樣問題。據(jù)有關報道,中國制造業(yè)生產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,中國白糖進口關稅遠低于美國,這意味著提高白糖進口關稅確實有其現(xiàn)實意義,也十分迫切有必要,但當前中國正高舉貿易自由旗幟,降低甚至取消關稅才是主要方向,所以提高白糖進口關稅不能太當回事,當然假設不提高進口關稅和糖價下跌也不能畫等號,市場傳聞商務部下半年將減少進口配額發(fā)放也并不是空穴來風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2017年國內糖市重心在于去庫存,無論是進口保障調查還是減少進口配額,這些都是圍繞糖市供給側改革進行的一部分,而去庫存重點在于國儲,在國儲完成實質性去庫存之前,所有的手段都是防止和抑制糖市走熊,當然這并不是暗示糖價還能走多高,只是這個時間會被拉長,甚至會遠超市場預期,所以白糖內外盤會被繼續(xù)割裂。同時,國儲出庫會造成實質市面供給增加,但也不是為了打壓糖價為目的,也就是國儲出庫并不會造成糖市提前走熊。經濟十年之殤何去何從?局部行業(yè)會有動蕩,全局不會崩盤了,目前糖價雖高只是相對而言,糖業(yè)連虧三年超百億如在昨日,國內糖市短中期處于探底、止跌、企穩(wěn)、筑底過程之中,真正走熊需要更長周期配合才能實現(xiàn)。